本报记者杨井鑫北京报道
随着银行业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持续进行,目前企业融资成本已降至历史新低。然而,净息差整体持续走低为银行业盈利带来了挑战,银行规模化效应向精细化管理方向的转变也更加迫切。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2024年上半年银行业的净息差仍在探底过程中,但降幅有所趋缓。为了应对净息差变化给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各家银行都在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来稳息差。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增加个人消费类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科技企业贷款等领域投入,提升资产端收益率。压降负债端成本,减少高付息主动负债。
降幅空间有限
2024年,银行净息差的表现仍是决定银行业绩的关键因素,也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7月31日,南京银行(601009.SH)披露了A股首份银行2024年半年报。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实现了营业收入262.16亿元,同比增长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5.94亿元,同比增长8.51%。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总体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和净利润双增的南京银行上半年的净息差却由2.04%降至1.96%。报告期末,该行利息净收入128.11亿元,同比减少5.97%。但是,非利息净收入134.05亿元,同比却增长了25.51%。
该行半年报显示,在信贷方面,南京银行上半年发放贷款规模1.2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逾千亿元,增幅达到了9.79%。银行利息收入388.7亿元,同比增长仅3.73%。银行利息支出260.59亿元,同比增长了9.26%。
也就是说,南京银行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得益于非息收入的亮眼表现,而信贷利润的贡献则有所减少。
记者注意到,半年报披露数据中,南京银行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为4.27%,而零售贷款的平均利率为6.63%。南京银行上半年对公贷款余额9185.78亿元,增长12.7%;个人贷款余额2881.29亿元,增长1.46%。
南京银行表示,下半年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高质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围绕零售贷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继续丰富产品矩阵、加快渠道建设、优化客户服务、强化风险管控,实现零售贷款业务规模、效益、质量的协同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由1.69%降至1.54%。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47%、1.62%、1.45%、4.32%、1.72%、1.47%。
“银行净息差仍在下行区间,但是下半年降幅空间有限。”一家券商分析师认为,目前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在调整,有利于银行稳息差。
该分析师表示,部分中小银行贷款规模在营收中的占比高达80%以上,净息差的下降对业绩的冲击会很大。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高,受信贷规模增长和净息差收窄双重因素影响,信贷结构和重点业务都需要有相应调整,即在增量资源配置上有选择,在存量结构上有调整。
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例会,对金融机构再次强调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会议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融资领域出现新变化,即信贷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化为需求约束,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认识并适应这一变化,摒弃信贷投放的“规模情结”,将重心转向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和减少资金空转沉淀等。
7月19日,建设银行(601939.SH)党委召开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会议也提到,银行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冲动”,统筹平衡好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效益、短期和长期、局部和全域、发展和安全,提升资产质量、负债质量、资本质效、收入质量、成本质效。
信贷“有增有减”
“对于当前商业银行而言,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是降低息差影响最直接的方式。但是,中间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比较难,且银行当前不断加大信贷投放,贷款投向和定价更加重要。”上述分析师称。
7月25日,杭州银行(600926.SH)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报告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3.40亿元,同比增长5.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96亿元,同比增长20.06%。截至2024年6月末,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0.76%,与上年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545.17%,较上年年末下降16.25个百分点,整体保持较优异水平。
对于净息差的变化,杭州银行回应称,对于趋势的展望,总体有下行压力,斜率会放缓,但拐点的到来需要一定时间。银行将加强定价管理,增加信用小微、中小企业等高收益贷款投放;负债端积极调整存款结构,加强低付息存款的吸收,减少高付息主动负债,同时把握同业负债吸收时机,有效推动负债成本下行,稳定净息差。
对于消费类贷款,杭州银行表示始终践行分层分类经营模式,根据不同客群运用不同产品和营销策略,二季度保持了余额稳定增长。银行消费贷款风险防控情况良好,不良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不良趋势维持稳定,截至5月末消费贷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较年初均略有降低。
苏州银行(002966.SZ)、兰州银行(001227.SZ)等上市银行近日在机构调研中也被问及对净息差走势的看法。苏州银行表示:“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本行净息差也面临一定压力。展望未来,本行将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化经营策略,不断加强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做深做透客户综合服务,从资产和负债两端综合施策,更加积极主动加强净息差管理,力争全年净息差保持在同业相对合理水平。”
兰州银行则表示,近年来,净息差收窄日益成为银行业共性挑战。“从我行净息差管理的实践看,在资产端主动定价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更多是通过持续强化负债质量管理,有效缓冲净息差的收窄。”
一家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负责人表示,净息差降幅趋缓银行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目前大型企业对公贷款的年化利率不到3%。根据监管数据披露,今年一季度的普惠型小微贷款的利率为4.42%。在应对净息差下降过程中,银行对于新发放贷款要增加小微企业领域的投放,以提升收益。“对公贷款的单笔规模大,但利率低。在小微贷款实现线上投放之后,行业竞争加剧。”
该负责人表示,相比大企业而言,银行对于小微企业定价更有话语权。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也比较大,银行在客户拓展方面能够结合场景应用,发挥自身的特色。比如,不少银行是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主要通过供应链方式覆盖“链上”的小微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比较容易,信贷投放的收益也会略高一些。
“零售贷款的收益要比对公贷款的收益高,尤其是消费类贷款利率有明显的分层,也成为很多银行业务发力的方向。”该负责人称。
记者注意到,在监管披露的一季度银行净息差数据中,民营银行的净息差高达4.3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民营银行业务中消费类贷款的占比较高。
上述负责人认为,国有大型银行或头部股份制银行的消费贷客户群体最优质,贷款利率较低。但是,消费贷行业整体的利率还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降幅也比较有限。部分银行会通过客户的下沉提升利率,对净息差的影响也很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调整信贷结构降低净息差变化影响的前提是风控跟得上,这与银行经营风险能力和风险容忍相关。如果风控能力不足,过多涉足一些领域的信贷反而会产生更多不良,可能还不够利润来弥补。“在银行整体加大信贷投放的行业的不良率是稳中有降。但是,上半年银行信贷中部分行业的资产质量变化还是比较大,这与产业的发展是存在较大关系的。”
在2024年的澳门,每一次的开奖结果都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排列,它们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准确、全面的资料对于任何领域的研究者来说都是至...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对于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
在博弈世界中,”澳门一肖一码100%准确1”...
随着2024年的到来,香港特马的开奖结果成为了众多彩民关注的焦点。本...